6月28日,由浙江财经大学主办、澳门六合彩app
承办,浙江财经大学中亚研究院、浙江树人澳门六合彩app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背景下中国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下沙校区学术中心举行。副校长郑亚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树人澳门六合彩app
等高校及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中国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郑亚莉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刻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以WTO为核心的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稳步扩大制度性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为中国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作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浙江财经大学依托学科特色与科研优势,聚焦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课题,产出了一批时代性、原创性成果。学校正全面推进“新财经战略”,深化“财经×数字”“财经×科技”“财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此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各方智慧,探索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构建开放制度创新研究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以“服务业高水平开放与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分享观点。他提出,全球经贸规则正进入重构期,从低层次的产品竞争、中高层次的渠道竞争,逐步迈向制度竞争。通过对比中外国际援助模式差异,他强调中国需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优势领域构建从理论研究到行业标准、监管治理的系统性制度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向“可信贸易”新阶段迈进。同时,他建议从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自主建设、集成式研究机制构建等方面突破,推动制度创新落地。

浙江大学教授顾国达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分量的提升,国际贸易比重持续扩大,探索高水平开放自主创新成为重要课题。他指出,研究需立足国家战略与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结合地方实践与国际规则,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成果,期待与会专家共同为研究提供指导。

主旨报告环节,浙江树人澳门六合彩app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正荣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围绕“国际经贸制度重构背景下中国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与实施路径”展开汇报。他指出,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服务业占比达56%,国务院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城市增至20个,标志着服务业开放进入新阶段。结合国际经贸规则碎片化、区域化趋势,他提出需从理论机制、实证检验、路径设计等维度,构建内外协同的制度创新体系,破解服务贸易限制指数较高、开放与安全平衡等现实问题。




随后,专家学者展开点评与交流。浙江工业大学程惠芳教授强调,服务业开放需兼顾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既要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又要破解开放中的国家安全、价值导向等难题,建议明确研究的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增强研究设计的系统性。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赵晋平副会长提出,研究应突出浙江特色,深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关于高水平开放的创新实践,从“地瓜理论”“绿水青山”等理念中汲取养分,形成兼具地方特色与全国意义的研究成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黄建忠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周念利教授(线上)也分别从创新点提炼、国际规则对接、实证研究方法等角度提出建议。






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与服务业开放重点领域”“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与风险防控”等议题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需加强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双子联动”,推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升级,在数据跨境流动、自然人移动等领域探索可操作的细则;同时,要构建政府、学界、企业协同的集成式研究机制,让理论成果更好服务产业实践。
本次研讨会立足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时代背景,聚焦中国高水平开放制度创新的核心议题,通过主旨报告、专家点评与圆桌讨论,汇聚了学界、行业协会的前沿思考与实践经验。与会各方在服务业开放的理论框架、实施路径、风险平衡等方面形成多项共识,为后续深入研究与政策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中国制度性开放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思路与方向。
